欢迎访问东莞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东莞自考网

咨询热线:177-2280-668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5 15:24:01   【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城市社会结构由单位制向社会制转化,城市社会工作重心和社会矛盾不断向社区“下沉”,社区的公共需求日益增加并朝着多元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社区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城市社区已由过去单纯的居民居住点,逐步成为为各类社会群体的聚焦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人与社会的交融点和社会生活的支撑点。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吴兴”的总体要求,按照改善结构、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夯实基础、促进和谐的要求,以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完善选聘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健全考核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全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一)改革选聘机制,队伍结构不断改善。面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的现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从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骨干到社区工作、选配大学生进社区等途径,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二推一选”、居委公推直选的先选任机制,改革选人用人渠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全区中心城区50个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278名,平均年龄39 岁,其中31岁—45岁的有157名,占64.3%;文化程度全部为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28人,占46%。
  (二)拓展培训途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为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增强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的能力,通过岗前任职培训、举办社会管理大专班、同高校和党校举办专题培训、外派先进地区挂职学习、上挂市、区机关部门锻炼、城乡社区交流任职、组织社会工作职称考试等办法,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教育,使社区工作者城市管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文明创建、民主自治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完善考核办法,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为规范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出台《吴兴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强化社区工作效能建设。坚持上级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注重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评制度,努力营造想服务、会服务、优服务的工作氛围,绝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四)深化“关爱”工程,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意见》,加大对社区工作者政治、生活、工作关心和关爱力度。已连续五年为社区工作者提高待遇,并按照企业职工的要求为社区工作者办理“五险一金”,社区工作者待遇比建区时增长了二倍多;关心社区工作者政治上成长,有186名社区工作者加入党组织,并通过定向招考、上挂培养等方式,先后有8名同志选拔培养社区工作者到乡镇、街道党班子和团、妇岗位任职;共投入4500多万元,通过整合、调挤、建设等,不断完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改善社区工作的条件和环境。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分析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现状,应该肯定社区工作者主体是好的,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珍惜岗位、热爱社区工作,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心系社区、情系居民,作风踏实、群众满意,为稳定社会、满足居民需求、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但是,对照社区工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照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工作者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是少数,甚至是个别现象,但在潜移默化中会挫伤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性,影响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削弱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合力,淡化社区工作者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工作理念滞后,自身定位不准。社区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群众解难,服务群众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以点,社区工作者的生命线,民求我应、民困我帮、民忧我担是社区工作者的天职。但现阶段,少数社区工作者习惯于“官管民”、为民作主的传统工作理念,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观念还不牢固,存在冷言冷语,应付了事的现象,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还不到位。
  (二)危机意识较弱,争先精神不足。面对条块体制不顺、设施滞后、经费不足等矛盾和困难等因素,少数社区工作者存在着:①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强调客观多,主动协调不够、创新破难少。个别社区工作者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等则等。②工作只求过得去,缺乏争一流、走前列的思想和精神,缺少一种永葆先进的思想和冲劲。③进取性不强,工作怕担责任。存在着“上面催下面干,不催不干歇着看”的现象,主工作效率不高。有些社区工作者对工作环境“挑三捡四”,对工作岗位“挑肥弃瘦”,好的岗位争着要,对工作难做的岗位推来推去。
        (三)纪律观念松懈,自身形象欠佳。制度和纪律是社区工作者工作、为人处事的规矩,任何组织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要遵守的章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工作尽管者制订了好多规章制度,但往往是印在纸上的多,记在心里的少;墙上挂的多,自觉遵守的少;强调要求的多,督促落到实处的少。少数社区工作者出勤随意性、穿着不注意、行为不雅观、礼仪不规范。
  (四)团结协调缺乏,整体合力不强。社区工作事杂、繁琐,又事关民生,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是需要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帮助团队精神,形成合力抓,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分线不分块,营造心齐、劲足、气顺、和谐的工作氛围。但少数社区制度不规范,议事不民主;整体观念不强,考虑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考虑整体的少;个别人心胸狭窄,有事、有话当面不说,相互交流沟通不够,甚至相互猜疑,暗地里埋怨指责对方。往往一件小事变成大事,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影响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行政化倾向加重,群众关系疏远。掌握情况、熟悉群众、了解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是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的前提,但有些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要求,习惯于8小时坐班制、机关化办公,坐等居民上门,而不是主动走出去,上门为居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减弱,热天怕热、冬天怕冷,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深度不够。
  (六)教育管理乏力,考核激励机制创新不够。科学评价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区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的制度不完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没有落到实处,社区工作者队伍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干有活力的工作氛围还不浓。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新时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适应社区居民服务日益多样化和规范化的需求,必须适应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工作重心下移的新挑战,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目标和“服务为本、创新为先、特色为重、和谐为基”的工作要求,突出机制创新、规范管理、完善结构、优化环境、深化培训等重点,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的基层基础。   
  (一)引入质量体系建设,推进规范化建设。
  围绕现代代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区社区工作实际,借鉴先进城市管理服务的经验,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规范,与质量监督部门合作,制订《社区服务规范标准》,将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服务程序、质量标准、完成时限、责任要求等事项作出明确的界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制订《吴兴区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探索社区工作者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任职条件、行为礼仪、首问责任、考勤值班、突发事件处置等程序办法,提升社区工作规范化水平;出台吴兴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情日记制度的意见》,深化社区工作者接访、下访制度,不断营造社区工作者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氛围。通过规范化建设,努力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工作实、服务优的亲民为民的团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工作环境。
  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要求,健全块为主、条强化的管理体制,扩大社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权限,真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完善属地管理体系;按照“小机构、大服务”,顺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责,理清“指导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全面完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全面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社区服务代理制,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强化共驻共建、结对共建考核机制,努力优化社区工作环境。完善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生活待遇。   
  (三)多策并举,完善工作机制。
  1、完善选拔机制。按照专业优先、年龄梯次、优势互补的要求,严格、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入口”。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和完善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法定民主程序,优先录用相关专业(社会管理、生态、文化艺术、心理咨询等)的大中专毕业生;拓宽选人视野,吸纳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法律援助、医疗卫生、居家护理、环境保护、心理慰藉等专业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下派、转任、选任等途径,选聘一批肯吃苦、会服务、善做群众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工作,提高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能力。
  2、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健全区教育培训平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区社区教育学院,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培训教育机制。加大与本市高校、党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力度,深化“小社区、大总管”培训平台,加快推进街道培训中心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力量,规范培训师资、培训、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积极引进先进地区培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注重新时期社区服务工作能力培训,完善社区工作者外派、上挂、交流等途径,深化案例分析、互动式教育、职业道德、礼仪交往等培训内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整合高校资源,举办社会管理大专班、本科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职称考试,到2012年大专以上比例应占到整个队伍的70%以上,社会工作初级、中级职称占比达到60%以上,普遍具备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3、严格考核约束机制。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按照考准、考实、便于操作的要求,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度为准则的考评体系, 2009年出台全区统一的《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金、职务晋升、评优转任、工作续聘挂钩,规范考核程序和办法,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干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4、健全引入优胜劣汰机制。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分离机制,探索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责任,通过群众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街道评议与社区成员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两轮票决”、“公推直选”办法,稳妥推进“海选”做法,注重社区党组织记、居委会主任的确选拔,选优配强社区“二委”班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升迁机制,加大定向招考、上挂街道党政班子任职的力度,拓展社区工作者上升空间,从政治上关心社区工作者成长。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公共课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本文地址:http://www.dongguanzikao.com/lw_ggk/16083.html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东莞自考-便捷服务